艾絨是由艾葉經過反復曬杵、捶打、粉碎,篩除雜質、粉塵,而得到的軟細如棉的物品。艾絨是制作艾條的原材料,也是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。由菊科植物艾葉的干葉制成。其色澤灰白,柔軟如絨,易燃而不起火焰,氣味芳香,適合灸用。根據加工程度的不同有粗細之分,粗者多用于溫針或制作艾條,細者多用于制作艾炷。質地以陳年者為佳。
【擴展資料】
傳說艾有驅毒辟邪的作用,古代常用它來占卜,特別是在端午節,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懸掛或插上用紅紙扎好的艾草,以保佑家人的吉祥平安。農歷五月俗稱“毒月”,農歷五月五日為“陽極之日”又叫“天中節”。陽氣極盛必然會產生“熱毒”之類的“邪氣”,就會擾亂家宅的平安和諧,不利于身體健康。
人們就要采集艾,用艾來驅毒辟邪。據晉代《風土志》記載,每逢端午節這一天,人們就把艾草扎成人形,或編織成虎形,也或用彩布剪成虎形,端午掛艾草然后再用艾草貼上去,這樣編成或剪出的物件被稱為“艾虎”。
婦女們則在端午節這一天開始把“艾虎”別在發際,男人則將“艾虎”佩戴在胸前或掛在腰間,小孩則用五彩線條綁在手臂上,被稱為“長命縷”,有“令人不病”的作用。在這一天,人們還把采摘的艾葉和糯米一起制成“蒿子糍粑”,寓意食后可“攘病保安康”。
淘寶店鋪
手機站